《我們的河山》官宣殺青 以真實為底色打造敵后抗戰史詩
歷經近三個月的鏖戰,獻禮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抗戰題材劇《我們的河山》于昨日官宣殺青,并發布殺青照、殺青預告等劇集物料。
該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同策劃指導,是2024年中宣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影視項目,華策克頓集團錦鯉工作室出品,毛衛寧執導,劉戈建編劇,王雷、陳鈺琪領銜主演,焦俊艷、張天陽特邀主演,王森、孫爽、白恩、于洋、李京沐、邵汶主演,劉威、黃品沅友情出演,以及近百位老中青優秀演員攜手出演。《我們的河山》作為一部由敵后抗戰的創新視角詮釋人民之中凝聚戰爭偉力的史詩作品,正面書寫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充分彰顯出“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宏大主題,反映了黨中央“派兵去山東”的重大戰略決策和中華兒女不屈不撓、英勇抗敵的偉大精神。
堅守真實準則復現軍民故事 金牌主創共探“難而正確的路”
“真實才能可信,可信才能共情。”這是毛衛寧導演的創作理念,也是《我們的河山》一以貫之的創作原則。作為一部還原“歷史真實”“戰爭真實”“百姓生活真實”的抗戰史詩作品,《我們的河山》自劇本階段便堅守“真實”二字,并將多場悲壯慘烈的山東地區軍民抗戰真實戰事濃縮其中,深入挖掘“派兵去山東”這一戰略決策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力量。
此次釋出的殺青照中,演員手捧由山東地區非遺剪紙手工藝制作而成的角色剪紙,以創新視角復現劇中經典場景,以民族基因承載著賡續紅色血脈的使命。“只有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真實,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才能打動觀眾。”導演毛衛寧強調。《我們的河山》全程在山東臨沂沂南地區取景拍攝,將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內的古村與古縣城區域進行改造設計,并依托當地特色的“崮”形地貌還原搭建大量百姓村寨、日軍據點等實景,輔以反季節小麥種植,實現對春夏秋冬全季節的覆蓋還原與真實面貌呈現。
電視劇《我們的河山》是華策克頓集團繼《我們這十年》后,再度攜手深受廣大觀眾喜愛與熱衷傳頌的《能文能武李延年》金牌主創團隊,“戰爭拍攝大師”毛衛寧、“戰術拆解大師”劉戈建,以及“優秀共產黨員塑造者”王雷,立志要將作品打造成為抗戰劇集的新經典。“從選題策劃初期我們就選擇了難而正確的路,從正面來講抗戰,從敵后抗戰根據地的視角目前是比較稀缺的。”制片人王玨表示。事實的確如此,作為展現中華民族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抗日戰爭史,一直是我國影視劇創作中的寶貴資源,也是影視人樂于深耕的一座富礦,要想在這一領域實現創新可謂難上加難。為此,導演毛衛寧更在表演上力求細節真實、情感細膩,以刷新激發眾多年輕演員對抗戰劇的認知,令全組形成卷表演細節、卷人物理解的全情投入、相互切磋的濃郁創作氛圍。
追求獨特氣質尋找情感共鳴 小人物小切口激活民族記憶
跨越漫長的歷史長河,忙碌且安穩的當代觀眾該如何與戰火中的先輩們產生共情?最新發布的殺青預告已經給出了答案。當日寇入侵,生靈涂炭,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讓民眾陷入無邊的絕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灰白色調之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慘烈場景足以令人一秒重回侵華戰爭時期。時光流轉,當年屠刀下的孩童儼然成為八十歲老太,婉轉悠揚的沂蒙小調自遠而近傳遍山野,旭日自東方緩緩照亮了大地,普通百姓也在八路軍和黨的領導下舉起了反抗的拳頭,漸次明媚的色調預示著勝利的曙光終將普照大地。
《我們的河山》殺青預告已經主旨鮮明地點明了“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宏大主題,更隱露出劇集追求極致美感與高度貼近真實的獨特氣質。同時為了增加劇集的新鮮感和感染力,該劇還將小人物和小山村作為切入口,通過一座叫“崮城”的縣域,對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后抗戰歷史進行了細膩刻畫,并將山東地區軍民抗戰的英雄事跡盡可能地選取精華濃縮其中,讓無數隱入塵埃的英雄人物重新被認識,讓英雄們的無畏精神再次被傳頌。
黎明終將驅走黑暗,軍民與共誓死護衛河山!《我們的河山》已正式進入后期制作階段,敬請期待。